算力赋能: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

元描述: 本文深入探讨了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,分析了各地在算力建设方面的政策、措施和成效,并展望了算力赋能未来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景。

引言: 在数字经济时代,算力已成为推动产业发展、社会进步的关键生产力。从无人驾驶到智慧政务,人工智能应用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强大的算力支撑。近年来,各地政府积极加大投入,建设算力基础设施,提升算力供给,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。本文将深入探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、成效和未来趋势,揭示算力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。

算力基础设施建设:新基建的领跑者

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,是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近年来,各地政府高度重视算力基础设施建设,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,鼓励和引导算力基础设施的健康发展。

科学谋划:精准布局,因地制宜

为更好地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,各地政府在制定发展方案时,充分考虑自身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情况,进行科学规划,确保项目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。

  • 北京市: 针对智算建设“小、散”的现状,北京市发布了《北京市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(2024—2027年)》,提出集中建设一批智算单一大集群,预计到2025年基本建成智算资源供给集群化、智算设施建设自主化、智算能力赋能精准化、智算中心运营绿色化、智算生态发展体系化的格局。
  • 成都: 作为国家枢纽节点和数据中心集群城市,成都正科学谋划、有序发展算力基础设施。在重点布局以计算服务为主的大型数据中心的同时,限制建设小型数据中心,并鼓励各区(市)县优先招引体量大、算力强、生态好、市场化运作的数据中心项目,着力提升本地算力规模。
  • 河南省: 河南省对数字基建和智算中心的发展高度重视。今年印发的《2024年河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工作方案》明确,河南将深度融入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建设,计划投资568.25亿元,用于支持智算中心硬件设施建设、技术研发、应用推广等,推动全省数字经济增速保持在10%以上。
  • 宁夏: 宁夏着力实施数字产业化量级提升行动,加快建设七大数据中心,力争新增标准机架6万架以上,更好发挥宁夏“东数西算”枢纽节点作用,努力把“交换中心”“算力中心”变成“投资中心”“效益中心”。

成效显现:算力供给能力显著提升

随着政策落地见效,各地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,算力供给能力不断提升,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。

  • 北京: 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扩展至海淀区,全国首个人工智能数据训练基地正式启用,发布100个人工智能大模型高质量训练数据集,大规模智能算力集群加快建设。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总经济师唐建国介绍,今年上半年,北京市新建5G基站1.42万个,累计建设12.16万个,每万人拥有5G基站55个。
  • 成都: 天府智算西南算力中心在成都正式投入运营,作为成渝枢纽的重要算力节点,将助力成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发展,推动传统行业“智改数转”。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川藏区域总经理张健介绍,中心部署了元脑AI服务器算力机组,基于开放多元的系统架构,可高效支持多种多元AI加速芯片,并通过高效的网络解决方案和调度算法,将千亿参数大模型训练的算力效率提升至80%。
  • 郑州: 在郑州航空港区北部豫发锦荣信息科技园内,郑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设正酣。该项目占地面积约4.6万平方米,总投资16.357亿元,旨在打造河南省最大的智算中心。河南空港数字城市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王景仲介绍,项目一期工程预计今年9月底即可实现投产,届时将拥有2000P算力,达到国内先进水平。
  • 宁夏: 中卫市的西部云基地聚集了一批在建或新建成的数据中心。近年来,中卫市先后获批国家(中卫)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和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,先后建成亚马逊、中国电信等10余个大型、超大型数据中心,建成全国首个万卡级智算基地,算力质效指数位居西北第一。

赋能转型:加速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升级

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落地,正加速赋能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,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
  • 成都: 成都智算中心目前已拥有195家合作用户,包括政府部门、高校院所、企业等,为其提供算力支撑,助力其数字化转型。
  • 北京: 北京联通在门头沟区打造京西智谷自主创新人工智能算力中心,算力达到500P,为国产化AI基础软硬件提供公共算力,统筹实现数据中心、云计算与网络资源的深度融合。
  • 河南: 中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已建成投用100P算力,未来将扩容至300P,服务于天气预报等公共服务领域,并助力多家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。
  • 银川: 银川市委常委、副市长卫鹏鹏介绍,银川与企业合作前景广阔,包括合作夯实算力基础设施,推动超算、智算中心建设,支持企业探索建设零碳、绿色数据中心;合作培育数据要素产业生态,支持企业在医疗、金融、公积金等领域打造典型数据流通应用场景;合作打造典型人工智能应用,探索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政务、医疗、教育、治水等领域深度应用。

算力发展:机遇与挑战并存

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蓬勃发展为数字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,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。

  • 机遇: 算力提升将为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,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  • 挑战: 算力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,如何平衡投入和回报,还需要进一步探索;算力资源的分配和利用需要更加合理,避免出现资源浪费;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问题也需要得到重视。

展望未来:算力将成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竞争力

未来,算力将成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竞争力,各地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,完善相关政策措施,推动算力与产业深度融合,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。

  • 继续加大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力度: 鼓励企业加大投入,建设更多的高性能计算中心、智算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,提升算力供给能力。
  • 完善算力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机制: 建立完善的算力交易市场,促进算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,避免资源浪费。
  • 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: 制定更加完善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法律法规,加强数据安全管理,确保数据安全和隐私得到有效保护。
  • 推动算力与产业深度融合: 加强算力与各行业应用场景的结合,推动算力在各行各业的深度应用,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
常见问题解答

Q1: 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为何如此重要?

A1: 算力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力,强大的算力是推动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。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,是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。

Q2: 如何衡量算力水平?

A2: 算力水平通常用FLOPS(每秒浮点运算次数)来衡量。FLOPS越高,算力水平越高。此外,还可以通过数据中心数量、服务器数量、带宽等指标来衡量。

Q3: 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对哪些行业影响最大?

A3: 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对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物联网、金融科技等新兴产业影响最大,也为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大的支撑。

Q4: 算力基础设施建设面临哪些挑战?

A4: 算力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,如何平衡投入和回报,还需要进一步探索;算力资源的分配和利用需要更加合理,避免出现资源浪费;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问题也需要得到重视。

Q5: 如何推动算力与产业深度融合?

A5: 加强算力与各行业应用场景的结合,推动算力在各行各业的深度应用,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
Q6: 未来算力发展趋势如何?

A6: 未来,算力将成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竞争力,各地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,完善相关政策措施,推动算力与产业深度融合,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。

结论:

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生产力,是推动产业发展、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。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投入,推动了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蓬勃发展,提升了算力供给能力,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。未来,算力将成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竞争力,各地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,完善相关政策措施,推动算力与产业深度融合,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,助力数字经济发展迈向更高水平。